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学习

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责编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3-09-20 点击:

 近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怀并提出殷切期望。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到成为“大先生”,再到此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群体为学、为事、为人的要求和标准不断趋于丰富和立体。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教育传统和新时代教师精神的高度凝练,是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要体现。新征程新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教育家精神推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中坚定理想信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此,要胸怀“国之大者”,清醒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赤诚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中陶冶道德情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正人必先正己,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扎实的学识修养和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学育人、以德化人,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中涵养育人智慧。
      教书育人并非易事,需要智慧。教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老师。教师要与时俱进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中秉持躬耕态度。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水。教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中勤修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爱教育、爱岗位、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大爱之心,点亮和成就每位学子。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中树立弘道追求。教师要有世界眼光,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青少年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有赖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努力和追求,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持续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教育生态。同时,优化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让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此外,切实提高和保障教师社会地位和各项待遇,解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