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及时跟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部研制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0年下辑)》,已经部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9月29日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2020年下辑)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强化制度自信教育作为主线,用好中国抗疫这本深刻、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教科书,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
1.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卷、第二卷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2020年6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一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该书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二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四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该书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部分),为办好新时代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学中要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政治性、人民性、方向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2.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一是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形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二是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三是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使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使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四是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五是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结合起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3.增强忧患意识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党中央对我国总体安全形势的新判断新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一是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牢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牢记伟大奇迹来之不易,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二是努力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要同国家发展布局相协调,突出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这个重点,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质性推进军事管理革命。三是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四是稳固粮食安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安全敲响警钟,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
1.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一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要大力弘扬并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二是长期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当前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在持续,关于新冠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因素,疫情反弹甚至扩散的风险始终存在,要切实提高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三是坚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发展思路,切实做到“一个到位”“两个转变”“三个精准”,大力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四是加快经济社会重振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2.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们党确定的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正处于决战决胜收官阶段,还面临一些紧迫任务,加上疫情灾情等影响,更是一刻不能放松。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基本实现,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呈现新气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二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三是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既保证如期脱贫,同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着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严格把好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要总结好脱贫攻坚成就经验,谋划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编制好“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研究好2020年后国家反贫困战略和政策体系,为解决我国相对贫困问题奠定基础。
3.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一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二是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三是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要加强协同配合,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要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务实功、求实效。教学中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大意义。
4.切实实施民法典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一是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三是民法典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规范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赖以依托的财产关系、交易关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港澳台工作专题
1.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全体中华儿女要团结一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一是民进党的“台独”本质,民进党当局仍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岛内加紧推动“去中国化”等“台独”分裂图谋,勾连外部势力“以疫谋独”,肆意制造两岸敌意对立,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民进党当局无论以任何方式、借任何名义、通过任何手段谋“独”,都是非法无效的,也绝不会得逞。二是美西方反华势力狂打“台湾牌”。美国在出台系列涉台法案、提升美台交往层级、对台军售、深化美台军事合作等方面连续采取消极、错误举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违背其在台湾问题上所作承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提出严正交涉并采取系列必要反制措施。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三是两岸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尽管民进党通过《反渗透法》等百般阻挠,但2020年上半年两岸经贸往来不降反升。大陆悉心照顾因新冠肺炎疫情滞留大陆台胞,出台“11项措施”、举办“台资企业拓内需”线上推介等系列活动帮助台企复工复产。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第四届中山论坛、第八届海峡青年节等重要交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行,成效良好。
2.涉港国安立法和驻港国安公署成立的重大意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7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在香港揭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香港国安立法和驻港国安公署成立的重大意义。一是堵塞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香港国安法明确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对有关国家安全事务的根本责任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循的重要法治原则等6个方面内容。这部法律的公布施行,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是体现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总要求,把“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底线进一步法律化,筑牢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防控国家安全风险的制度屏障。三是标志着中央更加注重治港制度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法治思维,更加注重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更加注重用好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的权力,并且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体系有机结合,从而牢牢把握香港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和主导权。
四、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1.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蔓延,成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给世界造成全方位冲击,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挑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大国道义和大国担当。一是为阻止疫情全球扩散作出中国贡献。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本着对人民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坚定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巨大贡献。二是为全球团结抗疫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提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四点重要倡议;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致辞,提出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六点建议,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为提振各方信心、推动全球团结抗疫引航定向、作出表率,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三是在抗疫国际合作中展现大国担当。尽己所能向有需要国家提供大量援助,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打出抗疫援助方案,向20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抗疫援助;大力推进抗疫国际合作,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当国际社会最需要合力抗击疫情时,国际上一些势力却不遗余力“甩锅”、推责、制造“政治病毒”,给国际抗疫合作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带来干扰。中方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反对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2.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近期以来,美执政当局单方面挑起事端,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错误言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建交以来异常复杂严峻的局面。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回应,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共同构建一个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中方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一要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中美关系要健康发展,关键是坚持相互尊重。二要畅通渠道、坦诚对话。中方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三要拒绝脱钩、保持合作。中美利益已深度交融,强行脱钩将使两国关系受到长远冲击,危及国际产业链安全和各国利益。四要放弃零和、共担责任。中美双方应当秉持人类情怀,履行大国责任。教学中要注意辨析,美国寻求将中国打造成对手是严重战略误判,是把自身战略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坚定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和积聚交织的风险挑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百年变局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成果与工作重点。一是积极发展同主要大国关系。中俄关系为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树立起标杆和典范。我们将坚持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深化抗疫和务实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中欧关系总体保持合作的主基调。我们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发展同欧盟的关系,愿同欧盟加强对话合作,积极推进中欧间重大政治议程,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推进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中日都进入发展的新时代,两国关系面临难得机遇。双方应积极规划和推进下阶段和“后疫情”时代中日双边交往合作,努力恢复和扩大互利合作,为中日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中印关系站在新起点。建交70年来,中印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印加强团结合作不仅将为两国各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增添稳定性和正能量。二是全方位、全领域开展周边外交,推动同周边国家关系持续向好。中国将进一步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三是同非洲、阿拉伯、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将继续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继续尽己所能支持非洲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抗疫努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四是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中国将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完善。与国际社会一道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坚决反对任何开历史“倒车”行为,更充分地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更坚定地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继续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各方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