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纵深推进“大思政”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主题为“红土地上红土情——中国精神的江西坐标”的“专题+艺术”思政课,努力打造学生喜爱的特色思政课。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革命道路在这里开辟,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壮举,锻造出一系列源自江西的伟大革命精神。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以朗诵、舞台剧、合唱等艺术形式,通过朗诵《西江月·井冈山》、舞台剧《八子送军》、合唱《映山红》,让同学们在排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内涵,通过艺术缅怀历史,让同学们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感受到流淌在中国人民血脉里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力量。

张妮老师通过对《西江月·井冈山》创作背景的解读,引导学生只有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才能对词有更好的理解、认识和思考,才能真正朗读出这首词应有的感情。同学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对这首词的体会,在同学们饱含激情的朗诵中,加深了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和那段峥嵘岁月的感悟。

同学们排演的舞台剧《八子参军》,通过杨荣显老人八个儿子的英勇事迹生动反映了苏区精神的多个方面,包括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等。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张萌、姚轶成、张妮对同学们的排练进行了指导,为同学们讲解了中央苏区成立的背景并解读了苏区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怀揣着对苏区精神的理解去进行人物角色的去诠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催人泪下的舞台剧。


最后,姚轶成和张妮老师为同学们解读了《映山红》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指导同学们共同合唱歌曲《映山红》,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体会苏区人民对远征红军的深切思念和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同学们整齐而饱含情感的歌声,为本堂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堂思政课通过“专题+艺术”的方式,让学生在气势磅礴的朗诵、催人泪下的表演和动听的歌声中,感受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艺术与思政的结合不仅创新了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还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展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牢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图/文 姚轶成)